• WAP手机版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国内

石刻显匠意 文字乃天心——西南大学书法研究院师生茂陵考察记实

时间:2016-08-13 12:03:11   信息:网络转载  
阅读:6632  

西南大学文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曹建教授【右一】带领研究生在前行的路上

中国网中国视窗讯【谭清心】8月11日,我们一行早上八点从汉中出发,沿子午道,翻越秦岭,于下午三点左右抵达西汉武帝刘彻陵墓——茂陵。茂陵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其横亘百里的“五陵原”,此地原属汉时槐里县的茂乡,故称“茂陵”,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刘彻是西汉第五代皇帝,在位54年,励精图治,巩固并加强了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汉武帝时期,外事“四夷”:南平两越、北伐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定朝鲜,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是汉帝国的极盛时期,奠定了中华的疆域版图。

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从此一蹶不振,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

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 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茂陵博物馆依距茂陵东约一公里的霍去病墓而建,总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博物馆以汉霍去病墓为主体,馆藏许多国宝级的汉代刻石,馆藏文物4100百多件,国宝级文物14件。“马踏匈奴”雕像即是其中驰名中外的代表作。十七块刻石分布于霍去病墓的左右两侧,其风格简约凝练,古朴厚重和汉隶审美风格一脉相承。其中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人与熊”等石刻,这些刻石都以写实与浪漫结合的手法,因石而异,具体再现了汉代简约凝练,大气磅礴的审美取向。

在参观其中两块有篆书题记的雕塑时,曹教授依据题记的篆法、刀法和审美风格启示大家篆刻可从中得到一定的借鉴。随后大家一起登上“揽胜亭”,观览了整个汉代墓群的全貌。紧接着参观了馆藏的出土文物,其中许多文物都有汉篆铭文,曹教授就铭文的铸造手法、艺术风格、审美内涵作了深入地分析,并且结合自己的书法创作谈及了汉代书法的独特之处。

最后大家围绕汉武帝刘彻的墓葬之地步行一周,深深地被墓葬的宏伟博大所打动,体味隶书的博大和雄浑之美。

刘家俊:写意精神是中国书法的一种主流审美倾向。汉隶只是汉代审美的一种体现,只有对整个汉代审美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对汉代的书法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体悟。今天的茂陵博物馆之行,主要参观的是霍去病墓的石雕群。驰名中外的马踏匈奴就包含其中,石雕古朴雄浑、大气磅礴、简洁凝练,以写意为主,这和汉代的书法精神气质是完全相通的。“以少少许,胜多多许”“遗貌取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等都是中国艺术写意精神的体现,汉隶相对秦篆唐楷来说,其自由性和创造性都更强,虽然汉代不是书法自觉的时代,但其一碑一奇,究其原因,对写意精神的自觉追求,或许是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粟健:壮观雄伟的秦岭今人在此开凿隧道、铺设桥梁尚且不易,两千年前的人们,在如此险峻的山上用火烧水浇的方法修建栈道,令人肃然起敬。

本以为到了北方,应该没重庆那么热,结果赤日炎炎,晒得大家都没了脾气,特别是跟着曹老师围着茂陵徒步一圈之后,用满身汗水向汉武帝表达我们的虔诚。茂陵不大,看点不多。唯有陵前数座石雕甚是古拙有趣,“鸢飞鱼跃,活泼泼地”。曹老师饶有兴致地给大家分析刻工和造型,对石刻文字刀法的分析,数语切中肯綮。

同清代的皇家陵园不同,这里的石雕拙朴可爱,用流行语说,就是“萌萌的”。联想到前几日看到国外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中国人如此依赖手机,是因为国人娱乐活动不多,而玩手机正是一种简单廉价的娱乐方式。没有手机玩的西汉皇帝刘彻在带大臣祭祀霍去病的时候尚能想出投币升官的游戏来娱乐大臣,就不难理解当年的石工雕刻出来的憨态可掬的石马石象了。毕竟,西汉那可是真正的盛世,文化自信,那是必须的。

离去的路上,隔着重重雾霾,回首向来萧瑟处,咸阳古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王刘涛:今日抵达茂陵,睹得汉武帝刘彻墓的恢宏气势,服膺武帝之文韬武略。开太学、尊儒术,安百姓、保疆土,无愧一代天骄。将军霍去病、卫青等数座大型陵墓的威武,战疆场、灭胡虏,明大义、壮豪情。马踏匈奴注定要成为传奇之作,其中诸多石雕传神入微,亦有少许刻字十分经典。大汉气象,蔚然壮观!

陈坤正:今天参观茂陵及博物馆有新收获,气势恢弘的汉代墓群震撼心弦,其中霍去病墓中的“左司空”巨大的椭圆形石刻,“左司空”三字字迹雄健苍劲,汉代匠人利用巨石一自然面刻出,由斑驳的字迹可以窥见汉代篆书刻石之一斑。

从笔画可大致看出汉代人对篆书于石刻上的一些刀刻痕迹,浑朴拙厚、气势恢弘,这使我联想到了汉代印章刻法。我目前虽临摹近百方汉印,本着“印宗汉印”的思路从汉印中汲取营养,但由于很少有机会接触汉代原印原石刻痕迹,对于汉印的理解都是极为有限。这次茂陵亲见汉代石刻痕迹,曹建老师的提示让我有很大启发,字迹包含直刻、斜刻、顺刻、逆刻、驻刀积点成线等,拓宽了视野,尤其对于汉印的理解。于此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印章基于篆毋庸置疑,需熟悉篆书,准确掌握篆书的结构和布局,这是治汉印印面撰文布局变化的基础。

二.汉印浑厚、博大、雄强的风格是基于强大的汉朝背景之下形成的,汉代尤其汉武帝时期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民族融合,统治者积极推动外交,兼容并蓄,为汉印的风格奠定了背景基础。

三.汉印用刀丰富,治汉印用刀并非单一用刀,有单刀(多见将军章)、双刀、单双刀并用,短冲刀、短切刀、长冲刀和涩刀积点成线等。

四.汉印布局如行兵打仗,既谨慎又要大胆合理,又切忌死板单一。

徐晴:来到茂陵博物馆,值得一提的便是这里的群雕兽像、人兽相搏的艺术雕塑群。其中就有大家最熟悉的“马踏匈奴”,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雕塑的外轮廓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是“汉八刀”的典型代表。作品的精神气质,是汉代盛大气象的集中体现。

谢可人:来到“五陵原”之一的茂陵,果然名不虚传。汉武帝墓静肃在陵墓群西侧,老师同学围绕整个陵墓,感受着历史的沉淀。而茂陵博物馆依霍去病墓冢修建,其中也不乏精品。“马踏匈奴”形象生动,“卧马”刻画传神,“背猴”寓意深刻,“去病石”意味深长。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认识到:书法艺术不仅要有细腻的笔法,正大宽博的气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琪:来到茂陵,见到汉武帝陵墓,老师带着我们绕陵一周,这短短十几分钟路程,让我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慢慢回忆历史,感受历史,最后认同历史。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年轻一代只有在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切认同感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做一个继承者,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并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我认为,只要在旅途中有那么一瞬间,能唤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便是不虚此行。

谭巍:在茂陵博物馆看到了十七件国宝级石雕,其中马踏匈奴更是气势逼人,让人印象深刻。讲解人员告诉我们,汉代雕刻着重的是写意,在石头本身外形相似的情况下,工匠只需要不超过八刀就能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姿态,所以又称“汉八刀”。传统文化中的“气“、”韵”贯穿始终。而汉代几座帝王陵墓的修建和排列也极其考究。“去病石”的“病”字没有上面的一点,意为“一点病也没有”。人文景观的特别之处在于包含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而这些,都还需要我们更多更广地去探索和发现。

钟源达:一进茂陵博物馆,我就被霍去病墓周围的大型石刻群吸引住了,如此气势恢宏 !如此大气磅礴!这些石刻都采取整块石头进行雕刻的方式,与自然融为一体,不拘小节。石刻并没有对动物与人物的脖子进行过多的刻画,更加突出的是圆浑饱满的基调,这让我联想到书法中外紧内松的结字方式,如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这种朴实敦厚的风格亦是书法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可以在日后的书法实践中去尝试与体会。

丙申七月初九,从汉中过子午道至茂陵。见石刻及“左司空”等文字,凿刻之痕与风雨剥蚀交互作用,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汉家墓陵道,秋柳乱成荫。

武帝长眠处,忠臣团围群。

石刻显匠意,文字乃天心。

大汉真威仪,处处皆可寻。


西南师大文学院书法研究院师生合影


编辑:未知


特别声明:美丽江苏网隶属于中国南京美丽江苏文化新媒体中心,未录入本网人员查询中以本网名义开展工作的均属侵权或者定性为诈骗。本网有权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美丽江苏网经国家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公安联网备案、国家工信部备案批准的合法、合规的门户信息公益网站,专注国内各行业信息发布。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上传(转载)本网稿件:务经遵守国家互联网的七条原则,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1

欢迎投稿联系QQ:1241666569@qq.com   站长(手机/微信):13511531387 14751835529

 国家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9057007号-2 苏公网安备32081202000330版权所有:南京市秦淮区中视美丽苏广告传媒服务中心